- 课程概述
- 课程大纲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它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优选教学策略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试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阐明,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成果评价。
二、教学设计的功能
1、 有利于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 有利于体现科学的教学过程
3、 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1.目标控制原理 (1)教学目标控制教师的教学活动(2)教学目标控制学生的学习反应(3)教学目标控制教学媒体的选择;2.要素分析原理;3.优选决策原理;4.反馈评价原理。
四、教学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程序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五、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1.学习需要分析,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2)全面掌握教材内容(3)准确分析重点和难点(4)精心组织教材内容 把握整体 了解对象 分清主次 注意互动 适当调整(5)掌握分析学习内容的技术: a)归类分析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研究,梳理出针对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b)图解分析法—用图示的方法表示教学的内容和逻辑关系;c)信息加工分析法—针对教学目标、要求将学习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程序性分析 决策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d)层级分析法。
3.学习者分析(1)知识基础(2)心理发展水平(3)社会环境
4.教学目标的阐明(1)兼顾三维教学目标(2)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步骤,a)采用行为术语的陈述方法;b)采用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陈述方法;c)采用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
5.制定教学策略(1)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学习和教学理论;符合学习内容;符合学习者特点;考虑客观条件。教学程序和教学结构(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社会实践、案例研究、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等等。A)教学的目标、任务;b)教材的性质;c)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d)教师的素养条件;e)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3)教学形式—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个别学习。
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
7.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设计方案推广应用之前,先在一个小范围内试用,以了解该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形成性评价可从观察者、教师、学生那里寻求证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运用的过程中应不断地调整、修改,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案,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公告
帮助中心
.png)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