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概述
- 课程大纲
一、课堂演示技能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示范或操作表演的一种教学行为。具体地说,是指教师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影片或录像带等演示材料,根据预设方案进行演示操作,并指导学生获得学科知识或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记忆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课堂演示技能的教学功能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4、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课堂演示技能的类型和特点
1、展示演示。展示演示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感知事物,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技能。
(1)实物演示。实物演示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感知事物,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技能。
(2)标本演示。标本演示是指教师把实物标本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事物的形态、构造的教学技能。
(3)模型演示。模型演示是指教师通过展示模型,帮助学生掌握物体的构造、功能等内容的教学技能。
(4)图片演示。图片演示是指教师利用挂图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事物的局部、整体面貌或发展过程的教学技能。
(5)图表演示。
(6)环境演示。环境演示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演示物存在的环境或模拟的环境中去观察,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的教学技能。
2、电化演示。电化演示是教师利用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教学媒体,展现事物的现象及发展过程的一种教学技能。
(1)录音演示。录音演示是指教师使用录音设备向学生播放与教学有关的乐曲、故事、人物对话、课文朗读等内容的教学技能。
(2)投影演示。投影演示是指教师利用投影设备,放映与教学有关的投影片或放大那些不容易观察的微小实物、实验现象的教学技能。
(3)录像演示。录像演示是指教师利用录像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录像资料,展现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教学技能。
(4)教学电影演示。教学电影演示是指教师利用电影设备向学生放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电影片,使学生观看不易见到的事物,以及事物内部构造等的教学技能。
3、形体示范。形体示范是指教师用身体直接演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技能。
(1)动作演示。动作演示是指教师表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作,供学生观察、模仿,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技能。
(2)情境演示。情境演示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一个有关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学习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技能。
4、实验演示。实验演示是指教师通过当堂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感受的一种教学技能。
四、课堂演示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实际性原则。首先,了解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演示。其次,教师还应该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选择恰当的演示方法。
3、适恰性原则。(1)演示技能要适恰运用,防止画蛇添足。(2)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演示方法,以使演示效果达到最佳。
4、生动性原则。(1)教师在设计演示时,要注意演示内容的鲜明性。(2)要让学生获得鲜明的感知印象。
5、指导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演示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感知材料,获得正确的感知信息,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1)演示操作必须规范
。(2)演示和讲解相结合
五、课堂演示的操作程序
1、心理准备。先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怎样观察及观察中应注意思考的问题。
2、出示媒体。按照操作规范将媒体呈现
3、介绍媒体。要向学生介绍所使用媒体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
4、指导观察。
5、反馈结果。在演示之后,教师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手段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所观察到的现象,掌握了现象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知识。
六、课堂演示的教学设计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素材,确定教学方法。
3、筛选方法,确定演示内容。
(1)筛选演示方法,(2)研究演示方法(3)反思演示方法(4)确定演示内容
4、关照整体,编写演示教案。
公告
帮助中心
.png)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