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概述
- 课程大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由13章的内容构成∶第1章是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论;第2~4章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第5~10章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第11~13章是资料整理与写作。根据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及专业要求,学生应掌握在幼儿园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及策略,通过研究、反思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故将本课程的重点确定为∶一般方法的第2、4章,具体研究方法的第5、6、10章,写作部分的第13章;次重点是一般方法的第3 章、具体研究方法的第7章;一般理解、初步掌握是其余第1、8、9、11、12章。难与不难,既取决于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更取决于其已有的背景知识基础。本门课程由于知识跨度大、预备知识连贯性强,特别需要统计、测量与儿童具体发展领域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故将难点确定为第1、2、4、7、8、9、12章。
二、考核目标
识记∶能够对大纲各章的知识点,如研究过程、研究原则、收集资料的基本方式等有清晰的记忆;对大纲各章中的基本概念,如量化研究、质性研究、选题、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等概念的含义有准确的记忆。
领会∶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本大纲各章中的基本原理,如问题陈述、文献综述、研究设计、观察技术、访谈技巧等,并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与表述。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简单应用∶能够运用大纲各章中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研究的实际问题,如怎样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写文献评论、如何做观察记录、如何进行访谈等。
综合应用∶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或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一些复杂的学前教育研究问题,如怎样将研究问题形成研究设计、写观察报告、写调查报告、如何进行行动研究等。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识记∶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定义;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学科性质;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独立的年代与标志。
领会∶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创建;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简单应用∶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②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任务;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识记∶①观察法的定义;②实验法的定义;③调查法的定义;④测量法的定义。
简单应用∶①实验法的应用;②调查法的应用。
综合应用∶①观察法的应用;②测量法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难点是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灵活应用。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课题从哪里选择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如何确定研究课题
识记∶①研究问题;②问题的来源;③研究问题的类型。
领会:研究问题产生的一般思维策略和过程。
(二)研究问题的目的指向与价值判断
领会:①研究问题的目的指向;②好问题的价值判断
简单应用∶从多种来源寻找问题。
(三)研究何题的陈述
领会∶①研究问题陈述的要求;②研究问题陈述易犯的错误。
综合应用∶研究回照的陈述。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研究课题的确定,难点是研究课题的目的指向和价值判断以及研究问题
第三章 如何进行文献信息收集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教育文献的类型
识记∶①学前教育文献根据文献载体形式的分类;②学前教育文献根据编辑出版形式的分类;③学前教育文献根据内容加工程度的分类。
领会∶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区别。
(二)文数检索
识记∶①文献检索的方法;②文献检索的途径
领会∶①文献检索的过程;②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步骤;③文献检索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综合应用∶能采用多种方法围绕选定的研究问题进行文献检案。
(三)如何写文献综述
识记∶①文献综述的内涵;②文献综述的类型及其含义;③文献综述的格式。
领会∶①文献综述的意义;②文献综述的步骤;③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综合应用∶能根据既定的研究问题撰写文献综述。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文献检索的过程与方法,难点是文献综述的步骤、格式与写法。
第四章 如何设计研究方案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研究方案是什么
领会∶一般研究计划的内容。
综合应用∶撰写研究计划。
(二)研究前的设计
识记∶①研究设计的类型;②研究问题的性质;③研究设计类型选择。
领会∶①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2②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选择的条件。(三)研究中的设针
识记∶①分析单位的情形;②研究假设的分类;③研究假设的特点;④抽样设计及其类型
领会∶①提出研究假设的其体方法;②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简单应用:概念操作化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与问题,难点是研究计划的撰写。
第五章 如何进行观察研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教育观察的类型
识记∶①常见的定量观察记录的样式;②常见的定性观察记录的样式。
领会∶①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的区别;②参与性观察的优点;③定量观察。
简单应用∶举例说明什么是参与性观察。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的区别。
(二)学前教育观察的准备
识记∶学前教育观察前准备工作的内容
领会∶①要使得观察问题能有效地反映课题研究内容的策略;②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的要素;③确定观察者意见一致与减少观察者效应的方法。
简单应用∶学习界定观察问题或者关键概念的操作定义。
综合应用∶学习制订观察计划
(三)学前教育观察的实施
识记∶①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的概念;②时间取样记录与事件取样记录的概念。
领会∶①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的区别;②时间取样记录与事件取样记录的区别;③田野笔记与事件取样记录的区别。
简单应用∶结合观察问题,理解运用事件取样记录应明确的要求。综合应用∶结合时间取样记录方法,简要分析FIAC数据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明确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的区别,并能掌握学前教育观察的基本步骤。本章的难点是在理解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两种观察记录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两种观察记录方法的运用。
第六章 如何进行访谈研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概述
识记∶①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概念;②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特点。
领会∶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
(二)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类型
识记∶①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②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③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④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⑤一次性访谈和多次性访谈。
(三)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与实施技巧
识记∶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
领会∶访谈的技巧
综合应用∶运用访谈的技巧、按照访谈程序进行访谈资料的收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概念及分类,难点是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与实施
第七章 如何进行问卷调查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问卷调查的含义
识记∶间卷调查的定义。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特点
领会∶①问卷调查的优点;②问卷调查的局限。
(三)问卷调查的主要类型
识记∶开放型、封闭型、半开放型和图画型问卷调查的含义。
领会∶开放型、封闭型、半开放型和图画型问卷调查的特征与优缺点。
(四)问卷的编制
领会∶问卷中的标题、说明信、个人特征资料、问题与答案、结束语等内容的编制方法。
综合应用∶能够设计一份完整的问卷。
(五)问卷的抽样设计
识记∶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的定义。
领会∶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六)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领会∶①间卷发放的常见方法;② 问卷回收的注意事项。
综合应用∶能够在问卷调查的实践中科学地发放和回收问卷。
本章的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问卷调查的概念、基本特点、设计要求和实施要领。
第八章 如何运用教育测量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教育测量概述及测验列举
识记∶①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四个要素;②测量的四种水平;③测量的基本类型;④常见的智力测验;⑤常见的情绪个性测验。
领会∶①测量与测验的区别;②测量法的优点和缺点;③运用测量法时的注意要点。
(二)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识记∶①测验编制的步骤;②测验实施的步骤。
领会∶①标准化测验的基本特点;②对幼儿施测时的注意要点。
综合应用∶能初步进行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三)测验的评估标准
识记∶①信度的内涵与类型;②效度的内涵与类型;③难度的计算方法;④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领会∶①影响信度的因素;②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综合应用∶能进行测验的项目分析。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教育测量概述与测验的评估标准,难点是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九章 如何进行实验研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教育实验概述
识记∶①学前教育实验的特点;②学前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
(二)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与过程
识记∶①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②学前教育实验的一般过程。
(三)幼儿园教师常用的实验设计
识记∶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②无关变量的控制;③实验设计的符号系统。
领会∶①实验变量的选择与操控;②基本的实验设计。
综合应用∶能够将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提炼成主题,建立假设,给出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设计合适的实
四、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学前教育实验概述以及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与过程,难点是学前教育实验的设计
第十章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
识记∶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领会∶①教育行动研究的条件;②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③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
(二)幼儿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概述
识记∶学前教育区域性行动研究的类型。
领会∶幼儿园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综合应用∶能够尝试开展学前教育行动研究。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条件与特征,难点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
第十 一章 量化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考核知识点与考梳要求
(一)量化资料归类整理的方法识记∶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领会∶各种统计图表的区别。
(二)量化资料的特征描述
识记∶①集中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②差异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领会∶①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②差异量数的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能够尝试具体应用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
(三)量化资料相关与因果分析
识记∶①相关分析的类别和含义;②回归分析的原理。
领会∶①相关分析的意义和适用条件;②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
综合应用∶能够尝试具体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量化资料的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难点是量化资料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质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资料识记∶质性研究的概念。
领会∶质性研究资料的来源与收集形式。
(二)质性研究资料整理的步骤识记∶质性研究资料整理的步骤。
(三)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步骤
识记∶①质性研究资料初步分析的步骤;②质性研究资料的分类方式;③质性研究中的理论。
领会∶①类属分析;②情境分析;③本土概念;④扎根理论。
(四)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结构与原则识记∶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结构。
领会∶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原则。
简单应用∶尝试学写质性研究报告。
(五)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技巧与思维方式
识记∶①质性研究资料归类分析操作技巧的种类;②质性研究分析技巧的主要种类。
领会∶①结合实例理解画图表在质性研究资料分析中作用;②质性研究资料分析其思维方式的意义。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知道质性研究的概念、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步骤以及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原则。本章的难点是领会类属分析、情境分析、本土概念、扎根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十三章 幼儿园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基于幼儿园教师工作成果的表达识记∶生活日志、教研心得与教学论文的写作特点。
综合应用∶能够结合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生活日志、教研心得与教学论文的写作。
(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
识记∶研究成果的两种表达形式∶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领会∶研究论文与研究报告撰写的要求。
(三)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
识记∶①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②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
(四)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的写作技巧
领会∶①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②)研究报告的写作技巧。
综合应用∶能够根据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要求撰写教育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难点是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技巧。
四、应考指导
(一)如何学习
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助学,一定要紧跟课程进度并且完成相关作业。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解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必要的记忆。为此,建议∶
1.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学习进展,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做好"学习笔记",在仔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归纳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概述,在加深记忆的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适度扩展学习范围,借助网络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培养学习能力。
(二)如何考试
1.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要工整,段落于间距要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因为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清楚的内容打分。
2.不要答非所问。要回答试题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其细目均属考试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的重点,加大重点的覆盖面。
3.命题不应超出本课程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知识点范围,考核目标不得高于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最高能力层次的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运用。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性应用占30%,综合性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难易程度可以划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4个等级,每份试卷中各难度等级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减少,但不能超出考试大纲对题型的规定。
六、题 型 例 举
一、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里。)
1、下列不属于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的思维方式的是( )。
A.比较 B.分类 C.分析 D,猜测
二、名词解释(各章的核心概念)
1、结构性访谈
三、简答题(各章重要的知识点)
1、简述访谈研究的一般程序。
四、论述题(各章重要的基本原理)
1、试论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点。
五、案例分析题((各章的重要原理)
李笑笑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入职时进了一所经济开发区新办的中心幼儿园,教师紧缺,班容量大,工作高速运转,李笑笑日常被琐事忙得晕头晕脑。不觉间15年过去了,李笑笑要评高级职称,她的教学功底还不错,被评为市教坛新秀,但高级职称需要研究课题和论文。同事们告诉她,评职称的论文需要的是文笔和写作技巧,有论文就能中请到课题。
根据这一事例回各下列间题∶
①幼儿教师写作论文主要靠文笔吗?申请课题靠论文吗?②工作缠身能否做研究?如何把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③分析其入职后没有做专业研究的意识的原因。
公告
帮助中心
.png)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