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概述
- 课程大纲
学前教育史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了应考者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认识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上编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1.识记∶(1)慈幼、米廪;(2)公养公育、九惠之教;(3)慈幼局、举子仓、育婴堂及幼堂;(4)试儿、吐情自纪。
2.领会∶(1)理解古代慈幼教育的礼俗与观念所包含的积极教育意义,以及慈幼教育与原始的公养公育的关系;(2)掌握古代慈幼制度的基本知识,理解古代育儿方面的经验与举措。
3.简单应用∶在把握古代慈幼观念和礼俗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其所包含的思想原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4. 综合应用∶分析慈幼观念礼俗的内涵,借鉴其合理的因素,提高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二)古代的胎教
1.识记∶(1)胎教;(2)居处简敬。
2.领会∶理解古代胎教思想的基本知识及其积极意义。
3.简单应用∶基本把握古代学者有关胎教问题的观点,并能够分析和鉴别其观点中的正反两方面因素。
4.综合应用∶(1)理解不同时期的教育家有关胎教的思想,并予以分析和评价;(2)借鉴古代胎教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三)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1.识记∶∶(1)正本慎始;(2)男唯女俞;(3)幼仪;(4)《内则》。
2.领会∶(1)基本把握《礼记·内则》中有关学龄前儿童分年教育的规划内容;(2)概述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3)概述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简单应用∶(1)理解古代学者主张儿童教育应及早进行的观点,并予以分析和评价;(2)理解古代学者有关儿童成长应"因习而知"的观点,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3)分析古代学者反对溺爱儿童的观点的合理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4.综合应用∶(1)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古代儿童德育思想的合理之处;(2)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古代主张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礼仪的观点,以及值得借鉴之处。
(四)古代的蒙养教育
1. 识记∶∶(1)保养性真;(2)蒙学;(3)三百千。
2.领会∶(1)蒙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2)蒙养教材的分类和主要内容;(3)蒙养教育的方法与原则。
3.简单应用∶(1)分析传统蒙养教育值得借鉴的因素;(2)分析蒙学教材在编纂体例和内容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
4.综合应用∶(1)分析蒙养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的分工和联系;(2)概述王筠有关儿童识字教学的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3)概述崔学古有关儿童教育的主张,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一)通过了解古代慈幼礼俗,理解其中包含的儿童教育的理念。
(二)正确理解和评价古代胎教思想的内容。
(三)了解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能够进行分析与评价。
(四)了解古代蒙养教育的主要内容,熟知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学读物,并能够予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1.识记∶(1)王充;(2)禀气说。
2.领会∶领会王充"身心统一"的儿童教育思想。
3.简单应用∶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
4.综合应用∶综合比较王充与古代其他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不同特点。
(二)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1.识记∶(1)颜氏家训;(2)早喻教;(3)严而有慈。
2.领会∶(1)理解颜之推有关胎教思想的基本主张;(2)理解颜之推有关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的基本主张。
3.简单应用∶(1)概述颜之推有关家庭教育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和评价;(2)分析和评价颜之推的胎教思想,并指出其合理之处。
4.综合应用∶(1)在理解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当前儿童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2)以颜之推为代表性案例,分析古代胎教思想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识记∶(1)小人之学;(2)童蒙须知;(3)小学;(4)子师。
2.领会∶(1)领会朱熹有关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朱熹主张的儿童先学"眼前事"的含义;(3)朱熹编写的儿童教育读物的名称,并概述其主要读物的一般内容。
3.简单应用∶(1)概述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予以分析和评价;(2)区分朱熹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内容的差异,并据此分析儿童教育的特点。
4.综合应用∶(1)在理解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朱熹在儿童教育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和地位;(2)同其他的教育家比较,概括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1.识记∶(1)明人伦;(2)格物致知;(3)考德习礼。
2.领会∶(1)理解王守仁"明人伦"的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意义;(2)理解王守仁因材施教的儿童教育主张的基本内容;(3)理解王守仁有关儿童教育应重视游戏和培养兴趣主张的基本内容。
3.简单应用∶(1)概述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2)在理解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其合理性和片面性。
4.综合应用∶(1)比较朱熹和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差异,并予以评价;(2)指出王守仁在儿童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一)理解并评价王充唯物主义的儿童教育观。
(二)正确理解并评价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
(三)概述并分析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指出其在儿童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1.识记∶(1)《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2)《女子师范学堂章程》;(3)武昌蒙养院;(4)天津严氏蒙养院。
2.领会∶(1)清政府的"女学之禁"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的危害;(2)分析和评价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学前教育思想;(3)分析和评价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
3.简单应用∶(1)分析《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不足之处;(2)清末蒙养院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加以评价。
4.综合应用∶把握清末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的基本事实,并进行分析。
(二)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1.识记∶(1)宁波女塾;(2)英华女塾。
2.领会∶(1)教会在华办学的目的;(2)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
3.简单应用∶教会开办的女子教育活动对清末教育有何影响。
4.综合应用∶分析评价教会在华学前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意义。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一)清末构建学前教育制度的历史进程。
(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有关学前教育的规定。
(三)康有为、梁启超有关女学及学前教育的主张。
(四)了解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史实,并予以客观理性的评价。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引入、传播与教育思潮
1.识记∶(1)几种主要的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引入与传播;(2)儿童公育思潮。
2.领会∶(1)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2)平民教育思潮。
3.简单应用∶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及教育法规
1.识记∶(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新教育宗旨;(2)三种幼稚园并立。
2.领会∶(1)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的创立;(2)《幼稚园课程标准》内容和意义。
3.综合应用∶试比较蒙养院制度、蒙养园制度和幼稚园制度。据此历史沿革,谈一谈体会。
(三)学前教育的改革实验
1.识记;(1)北京香山慈幼院多种途径培养保教人员;(2)南京鼓楼幼稚园的中心制编制课程。
2.领会∶(1)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全面实验;(2)燕子矶幼稚园的乡村教育实验。3.综合应用∶举例说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改革实验活动的核心,以及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迪。
(四)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1.识记∶(1)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2)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婴幼儿保健措施。
2.领会∶(1)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实行儿童保育的方针;(2)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综合应用∶试总结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主要经验,并分析如何运用于新时期学四、本章关键问题
(一)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是怎样通过吸取国外经验和自身的实验改革,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
(二)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包括国统区和解放区)是怎样寻求本土化的发展道路的。
(三)以上二者结合就是要探索一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之路,意义不可低估。遗憾的是因社会大背景之故,发展受限,但为新中国的学前教育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证个向赛有价值的经验。
第五章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蔡元培论教育方针、"尚自然""展个性"、学前儿童美育
1.识记∶(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2)美育的内涵,儿童美育实施的途径。
2.领会.:(1)教育方针理论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2)"尚自然""展个性"的含义和意义。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理解儿童美育的意义和实施的方法途径。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普及幼儿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主张
1.识记∶(1)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2)幼稚园教育之新大陆。
2.领会∶(1)艺友制的师资培训;(2)创造的儿童教育理论。
3.简单应用∶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吸取与改造。
4.综合应用∶学习陶行知普及学前教育的理论,思考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迫切问题和改革措施。
(三)张雪门论幼儿教育的目的、幼稚园课程、幼稚师范教育
1.识记∶(1)幼儿教育的目的;(2)幼稚园行为课程。
2.领会∶(1)幼稚园行为课程及行为课程的教法;(2)论幼稚师范教育的系统实习。
3.简单应用∶分析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
(四)陈鹤琴论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稚园教育、活教育理论
1.识记∶(1)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学龄前年龄分期;(2)幼稚园的"五指"教育内容及整个教学法。
2. 领会∶(1)家庭教育的意义和内容;(2)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
3.简单应用∶试总结活教育理论的探索历程。
4.综合应用∶试总结陈鹤琴对中国学前教育的贡献。
(五)张宗麟论幼儿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批判幼稚园教育的弊端、对幼稚园课程及师资培训的主张
1.识记∶(1)幼儿教育的意义和目的;(2)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2.领会∶(1)对幼稚园教育弊端的批判;(2)幼稚园教师的社会责任。
3. 简单应用∶张宗麟对民国时期幼稚园的批评和现实意义。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对五位教育家的叙述,一般都涉及了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论幼儿教育的目的意义,批判当时幼儿教育的流弊,论幼稚园课程、师资的培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等。学习时要善于概括、分析、比较,体会前人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受到启迪和激励。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实施及曲折发展
1.识记∶(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培养目标;(2)幼儿园的六个活动项目;((3)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2.领会∶(1)学前教育发展方针;(2)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学前教育经验。3.简单应用∶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领域的学术批判。
(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法规、学前教育发展方针和规划、教师培训、科学研究及改革实验活动
1.识记∶(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领会∶(1)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2)树立现代儿童观,探索幼稚园教育新模式。
3.简单应用∶深刻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历史上诸多教育家创立的教育理论并勇于改革实践的精神,思考如何做一名出色的幼教工作者。
4.综合应用∶试分析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基本经验、问题及教训。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一)要从总体上把握60多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轨迹∶初期稳步发展;中间近20 年在起伏、受挫中的曲折发展;后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
(二)要注意两个联系∶一是联系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二是联系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实验探索。
(三)以本章为例,体会学好学前教育史,要善于运用纵向贯穿、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便可灵活地掌握知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历史启迪。
下编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七章 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远古时期儿童教育
1.识记∶(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产生于原始部族,实行公养公育;(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劳动技能和生活习俗;(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是示范与模仿;(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是公养公育、与社会生活劳动紧密结合、以老带小、简单性和部族性。
2.领会∶(1)原始社会分为四个时期∶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军事民主制;(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与社会生活、劳动紧密结合;(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
3.简单应用∶(1)原始社会四个时期儿童教育的演进;(2)试分析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二)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1.识记∶(1)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2)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的概况;(3)古代印度学前教育的概况。
2.领会∶(1)古代东方国家学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文字的出现;(2)古代埃及、希伯来、印度由于政治、社会、宗教形态各异造成其学前教育也各显特色。
3.简单应用∶(1)分析古代埃及学前教育对推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2)评析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3)简评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学前教育的同异之处。
(三)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1.识记∶(1)斯巴达的学前教育;(2)雅典的学前教育;(3)古罗马的学前教育。2.领会∶(1)斯巴达与雅典学前教育的相同点;(2)斯巴达与雅典学前教育的不同点∶(3)农夫一军人"教育中学前教育的内容"。
3.简单应用∶(1)古希腊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2)古希腊学前教育的历史贡献;(3)古罗马学前教育与古希腊学前教育的关系。
(四)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1.识记∶(1)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2)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3)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2.领会∶(1)柏拉图的优生优育思想;(2)亚里士多德的胎教和年龄分期思想;(3)昆体良反对学前教育中的体罚的思想。
3.简单应用∶(1)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2)亚里士多德论学前教育三阶段;(3)评昆体良论学前教师。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一)分析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比较与影响。
(二)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和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思想。
第八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中世纪学前教育
1.识记∶(1)中世纪的特性;(2)中世纪基督教的发展。
2.领会∶(1)原罪论;(2)禁欲主义;(3)性恶论;(4)预成论。
3.简单应用∶(1)分析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论;(2)简评宫廷学前教育;(3)评价骑士早期教育。
(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1.领会∶人文主义。
2.简单应用∶(1)维吉乌斯学前教育的目的、闪容、方法和著作;(2)伊拉斯谟斯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著作。
3.综合应用∶夸美纽斯学前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著作和影响。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中世纪儿童观念、骑士早期教育、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九章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英国的学前教育
1.识记∶(1)国内贫民救济法;(2)贫穷儿童劳动学校;(3)《费舍教育法》;(4)《哈多报告》;(5)《巴特勒法案》。
2.领会∶(1)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2)维尔德斯平学前教育观念;(3)保育学校;(4)《普洛登报告书》。
3.简单应用∶(1)分析欧文幼儿学校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影响;(2)分析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影响。
4.综合应用∶分析评价福禄培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法国的学前教育
1.识记∶(1)奥柏林"编织学校";(2)柯夏"托儿所";(3)托儿所内部规章制度。2.领会∶巴黎公社学前教育政策。
3.简单应用∶评价母育学校的历史地位。
4.综合应用∶(1)分析福禄培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2)分析 20世纪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德国的学前教育
1.识记∶(1)巴乌利美保育所;(2)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3)《儿童福利法》。2.简单应用∶分析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的影响。
(四)俄国与苏联的学前教育
1.识记∶(1)别茨考伊与儿童慈善教育机构;(2)《关于学前教育的宣告》;(3)苏维埃早期政府学前教育基本方针与政策。
2.领会∶(1)1962年《托儿所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2)1989年《学前教育构想》。
3.综合应用∶分析福禄培尔幼儿园对俄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五)美国的学前教育
1.识记∶(1)舒尔茨与美国第一所德语幼儿园;(2)皮博迪与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3)保育学校运动;(4)日托所运动。
2.领会∶(1)公立幼儿园运动;(2)幼儿教育协会;(3)开端计划。
3.简单应用∶(1)分析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影响;(2)分析蒙台梭利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4.综合应用∶评价福禄培尔幼儿园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六)日本的学前教育及
1.识记∶(1)《学制令》;(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3)托儿所。
2.领会∶(1)《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2)《幼稚园令》;(3)1964年《幼儿园教育大纲》。
3.简单应用∶评价学前教育振兴计划。
4.综合应用∶评价福禄培尔幼儿园对日本学前教育的影响。
四、本章关键问题
欧文幼儿学校、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及其传播、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十章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1.识记∶《爱弥儿》。
2.领会∶(1)卢梭"自然人"概念与"自然教育"的原则和目的;(2)卢梭的教育年龄分期。
3.简单应用∶评析卢梭的教育法则与方法。
(二)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识记∶(1)《人的教育》;(2)"恩物"。
2.领会∶(1)福禄培尔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目的;(2)福禄培尔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3.简单应用∶评析福禄培尔的游戏观。
(三)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1.识记∶(1)《民主主义与教育》;(2)"儿童中心主义"。
2.领会∶(1)杜威论教育本质;(2)评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3.综合应用∶(1)简述"教学五步骤";(2)述评杜威"从做中学"的思想。
(四)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1.识记∶(1)《儿童之家》;(2)"蒙台梭利教学法"。
2.领会∶(1)蒙台梭利儿童观;(2)蒙台梭利论教育环境。
3.综合应用∶(1)述评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2)评析蒙台梭利论"儿童敏感期"。
(五)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
1. 识记∶(1)《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2)克鲁普斯卡娅论学前教育理论。2.领会∶(1)克鲁普斯卡娅论学前教育理论的重要性;(2)克鲁普斯卡娅论学前教育理论的内容。学停室文用卷由的" 房限睡志的莞自础论的内容。
3.简单应用∶简评克鲁普斯卡娅学前教育理论的历史意义。
(六)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1.识记∶(1)"发生认识论";(2)"认识发展阶段论"。
2.领会∶(1)"发生认识论"的积极意义;(2)皮亚杰儿童教育道德观。
3.综合应用∶(1)简评皮亚杰教育目的观和教育原则论;(2)述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七)加德纳的学前教育思想中
1.识记∶(1)"多元智能论";(2)加德纳的儿童观。容四
2.领会∶(1)多元智能论的内涵;(2)多元智能论的主要特点。
3.综合应用∶(1)述评加德纳多元智能论与传统认识理论的不同和优点;(2)分析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分类和特点。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核心在于理解教育思想家如何站在时代前沿,将教育心理学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儿童中心等观念体现在现代学前教育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其中重点关注卢梭的自然教育,福禄培尔的幼儿园理论与实践,杜威的民主教育,蒙台梭利的教学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道德心理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根据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一)本课程考核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
(三)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四)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是,校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问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五)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四种。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诞生于宋代的蒙学读物有( )。
A.《千字文》 B.《百家姓》 C.《御制百家姓》 D.《皇明千家姓》
2.下列教育家中谁提出了小先生制( )。
A.杜威
B.陶行知
C.张之洞
D.张雪门
二、名词解释题
1.蒙养院
2.骑士早期教育
三、简答题
1. 简述《礼记·内则》中的古代学前教育计划。
2.简述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
1.述评陶行知普及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2.述评卢梭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
公告
帮助中心
.png)
.png)
.png)